星期二, 8月 15, 2006

閒情

五天工作了差不多個半月,難得每個週末都有連續兩天的休息,實在寫意。

放懶假的時候,呆在家裡實是有點愚笨,所以內子決定週日到平日最多人的中區一逛。選擇是次出遊的地點,是基於以下的原因:

  1. 她是九龍新界人,『香港』對她來說很有新鮮感;
  2. 她對港島,尤其是蘇豪區(無論是地理環境、建築特色、東西美食、悠閒氣氛、優雅情調等)很感興趣;
  3. 她現在腹大便便,只有假日在筆者的陪同下,才能逛逛平日人多的豪區;
  4. 她將近臨盤,要多行樓梯,而蘇豪區就有不少樓梯;
  5. 筆者的好友居於蘇豪,遂順理成章的去該區逛逛。

經過大概半個小時的車程,終於到達了中環地鐵站的出口。從雲咸街步行了一段斜坡的路段後,內子開始覺得有點吃力,於是我們便在威靈頓街的一家較高檔的咖啡店坐下來。

坐在那家咖啡店裡吃東西,內字跟我說:『這咖啡店很有情調,全店都是落地大玻璃,氣氛也挺優雅。星期天下午在街上逛累了,能到如此優雅的地方裡坐坐,吃一口藍莓乳酪蛋糕下午茶點,涼一下冷氣,喝一啖有氣的蘋果汁,實在是一件快事!』

筆者很同意內子的見地。寫到這裡,筆者偶爾從腦海的記憶區中勾起一段詩句:

  開門日日見青山
  只見青山不老顏
  爾問青山何日老
  青山問爾幾時閒

說實的,人生的確難得悠閒。能在繁囂的都市裡,找到一點寧靜自在,實在難得。難得的,除了是外境的寧靜外,最重要是內心的一份恬靜。筆者這個豪區朋友,閒暇頗多,閒情也該不少,所以很難會見到他的老顏。不信的話,可以看看他的尊容。所謂:不是閒人閒不得,閒人不是等閒人。

星期五, 8月 11, 2006

科學與藝術的通識

最近,友人說他將會參與一個名為『數學與藝術』的聚會。筆者不是數學家,且科學與藝術不一樣,但也覺得藝術著實可以與科學連結。 《科學與藝術的對話》,讓人類為了認識自然,使人類具有創造美的能力! 科學的美,美在融入藝術,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!

筆者這朋友,是數學專家,對美學也有一點見地。無論是數學最美麗的方程式、音樂對美的追求理性分析,乃至對藝術水墨作品美麗『空白』的研究,都很有見地。他能參與該個聚會,實在是理所當然、實至名歸。能於現今科技時代,在學界以科學推動藝術,實在是一件美事。

筆者以為,通識教育,其意義應該在於以創作思維導向,貫穿各個不同的學科,通達地認識和涉獵不同學科對生活不同範疇的應用。教育的意義,在於通達。不通不達,又如何能通通都認識呢?

星期三, 8月 09, 2006

方程式的智慧

讀書時,曾經以為,1+1=2是必然的。

不過,經過筆者深入的沉思,才發現這不一定是個必然。此話何解?

筆者曾在拙作《1+1=?》提到,婚姻關係和愛情,不是加數那麼簡單。上文《婚姻方程式》所提到的數式:婚姻 = 激情的產物 + 承諾的結果 + 社會的保障,也只是個概論。實質上的運作,也得靠當局者的掌握與領悟。當然,多參考別人的經驗、心得,和別人分享箇中的成敗苦樂、生命點滴,也是提升智慧的不二法門。

要量化理性的東西尚且不易,要量化感性的東西,方程式更是不可能給予任何(除了方向)的指示。所以,譬如權力的量化,也只是說明不同方位,不同範疇的可能性。最終量化方程式的應用,可能如《韋言人語》所說:『未計!』。『未計』,可能是:(一)資料齊全,未及計算 或(二)資料不全,未能計算!

子曰:『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』修身之道承認無知敢於不如人見賢思齊,纔得真智慧。

星期二, 8月 08, 2006

婚姻方程式

婚姻,可算是一門很複雜的課題。打從兩個不同個性、背景和喜好的人走在一起生活,問題之多,可想而知。

前人一諾千金,所以一般都是三書六禮,拜過堂後便是夫妻。無論貧賤、疾病、老死、性格磨合,都不輕言悔。

時至現代,法治制度抬頭,婚姻關係或許得到更大的社會保障。

所以,婚姻 = 激情的產物 + 承諾的結果 + 社會的保障

但矢志不渝的愛情,卻不一定包括在內。可見,感情是從來沒有愛情全保的!

神鵰俠侶式的愛情故事,大多只會發生在虛擬的世界裡。不信的話,看看三色台的電視連續劇便知! =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