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4月 25, 2007

因 + 緣 = 果

看過《韋言人語》的『命與運的數學模型 』,筆者有以下的見解。

筆者不知道數學家的思維方法,所以無從得知數學模型是如何建立。但有一樣可以肯定的,就是該數式系列必須能夠提供實質的用途,才能稱為模型。

對於深奧的數學方程式,筆者是門外漢,不能提供什麼寶貴的意見,但亦可以從佛學的角度來推論一些預期的結論,從而修正該數學雛模。筆者個人認為,要核對一條數式是否錯誤,從頭做過,然後與舊的併對,是最好的方法。

以佛教的角度來看,人一生的命運,是基於前生不可改變的條件(因),加上今生可以改變的條件(緣),從而出現今生的遭遇(果)。雖然命與運是兩種不同的東西,但探其究竟,運只是一些既定的條件 - 前因,這就是所謂的各有前因莫羨人。今生可以改變的條件(緣),是想法(念頭)、言論與行為(業)。至於前生不可改變的條件(因)是什麼?當然就是前生的想法(念頭)、言論與行為(業)。

凡事總有個立論點,才可推論。那麼,我們就以一個人的今生為計算點,這樣便會出現四種不同的命運模式:
  1. 一個潦倒的人,打家劫舍,命運將繼續惡劣(在逆境作惡)
  2. 一個潦倒的人,努力修行[1],命運將逐漸變好(在逆境行善)
  3. 一個富有的人,作姦犯科,命運將由好變壞(在順境作惡)
  4. 一個富有的人,行善積德,命運將越來越好(在順境行善)
對於《韋言人語》所說的甚麼都不做,聽天由命,當然會從富有變得潦倒,甚或從潦倒變得更潦倒。筆者認為他所得一個永遠不變的遁環,可能是輪迴。 至於其他的兩個模型,並不全面。因為他只談到
  • 順境時看風駛悝,逆境時吃齋念佛(命運模式 3 和 2 的混合體?)
  • 順境時行善積德,逆境時把心一橫(命運模式 4 和 1 的混合體?)
並沒有談到
  • 順境時看風駛悝,逆境時把心一橫
  • 順境時行善積德,逆境時吃齋念佛
對於 p>2,p<2 或 p = 2 是什麼,筆者還沒有頭緒。

如果人的命能脫離循環,達到命、業、運皆無的境界,該可能是脫離輪迴。從佛教的角度看,沒有無限的善(天堂)與無限的惡(地獄),不執苦樂,才是解脫、自在 [2] 的境界。

後記:說實的,痛苦真的存在嗎?

註 1:修行者,『修』改錯誤的『行』為也。
註 2:自在,乃不受苦樂的拘束。

星期三, 4月 18, 2007

左腦與右腦

近日為了配合小女成長的需要,內子開始四處張羅有關幼兒學習的東西。外國某大歷史悠久的卡通集團,發行了一系列外語教材,包括了書本、字卡機、影音光碟及玩具等套裝學習工具。雖然售後服務頗為吸引(例如:購物免費入會後,只需每月繳交幾百塊會費,便可免費無限次更換產品及維修字卡機、專人跟進學習進度、參加會員繳費活動及美語夏令營等等),但價格卻是五位數字。

抱著看看無妨的心態,我們最後邀約了一位銷售員來講解產品。根據她的介紹,幼兒學習的方法與成人不同。他們是用右腦來思維,而我們慣常的學習工具與方法,是源於左腦。根據她的說法,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方法來教導幼兒學習。他們是用右腦影像法來記憶,較我們傳統的邏輯記憶法為佳。而且,他們學習以聽覺為主,並且儲藏在潛意識內。聽著聽著,我們被她的說法和表的方式牽引著,但是我們最終沒有買下這麼昂貴的東西。

雖然她的說法是對,但我們認為不用付出那麼龐大的金錢,來換取那些學習工具。看著上文『風動,幡動,仁者心動?』的標題,筆者忽然想起禪宗六祖《惠能大師》是個目不識丁的人。可見,仁者心動是左腦,能見仁者心動的該是右腦。能夠左右腦互相協調的人,才是高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