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三, 2月 22, 2006

一切唯心造

《韋言人語》在《是道?是佛?》一文中提到,一切唯心!在《情由心生?心隨情動!》又提到心。究竟他所說的心,是同一個心,或是不同的心呢?真得很值得思考,很有研究價值。

翻看佛學辭典,心是指無形的精神作用,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八個識:

1. 眼識、2. 耳識、3. 鼻識、4. 舌識、5. 身識、6. 意識、7. 末那識、8. 阿賴耶識。

前六識,是人的明意識活動。第七識末那識 [1] ,是分別識,是區分好、壞、愛、惡的精神作用。第八識,就是心理學家所講的潛意識。佛教對人的心靈活動,解釋得非常清楚。心識,是由六根對六塵,而產生六識(以眼為例:就是眼球看到顏色、形狀等,所產生的心識,稱為眼識;其餘五根類同)。

六根對六塵生六識,心識則因無明而生(詳見十二因緣 [2])。由於無明,使第七識 - 末那識起分別,所以凡人見好的東西,就生歡喜心,見不好的事物,就生厭惡心,又種下無明在第八識 - 阿賴耶識。人生就不斷的被好的東西牽引,被不好的東西驅逐,形成輪迴。

至於《韋言人語》在《情由心生?心隨情動!》所說的心,是有形相的肉體。

所以,情由心生,是無形的精神、心理作用;心隨情動,是有形的肉體,對應情緒而生的生理反應!

其實,我們所追求或逃避的,一切都是吾人的心靈投射。好,不一定是最好;壞,也不一定是最壞。所謂好中有壞,壞中有好,全看我們的心念怎轉。凡人心隨境轉,智人境隨心轉。

註 1【末那識】 八識中之第七識;華譯思量,又譯作意,它恆常在審察,恆常在思量,在審察思量中,念念不忘第八阿賴耶識為我,因為有四個根本煩惱(我癡、我見、我愛、我慢)跟著它,故我執的成見很深,許多煩惱便是這末那識的執著而生起的。

註 2【十二因緣】 又名十二有支,或十二緣起,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。 十二因緣是:

  1. 無明(貪瞋痴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)、
  2. 行(造作諸業)、
  3. 識(業識投胎)、
  4. 名色(但有胎形六根未具)、
  5. 六入(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)、
  6. 觸(出胎與外境接觸)、
  7. 受(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)、
  8. 愛(對境生愛欲)、
  9. 取(追求造作)、
  10. 有(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)、
  11. 生(再受未來五蘊身)、
  12. 老死(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)。

以上十二支,包括三世起惑、造業、受生等一切因果,周而復始,至於無窮。茲列表說明如下:


           ┌1  無明 (貪瞋痴等煩惱)─────(惑)
     ┌過去二因─┤

     │     └2  行  (造作諸業)───────(業)
     │     ┌3  識  (業識投胎)───────(苦)
     │     │4  名色 (但有胎形六根未具)───(苦)
     │現在五果─┤5  六入 (長成眼等六根人形)───(苦)
十二因緣 │     │6  觸  (出胎與外境接觸)────(苦)
 與  ─┤     └7  受  (與外境接觸生苦樂感受)─(苦)
三世因果 │     ┌8  愛  (對境生愛欲)──────(惑)
     │現在三因─┤9  取  (追求造作)───────(惑)
     │     └10 有  (成業因能招未來果報)──(業)
     └未來二果─┌11 生  (再受未來五蘊身)────(苦)
           └12 老死 (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)──(苦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