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3月 16, 2006

『空』談

我們所住的世界,佛陀稱之為娑婆世界 [1],意即苦的世界。苦有聚的本質,不是無中生有。因有的性質,就有滅的可能。滅苦之道就是佛道。有生有滅,就是無常。隨緣生滅,本無自性,就是空。

虛空與真空,是本性空。由於空,所以能藏『有』(如《韋言仁語》在《不存在的『空間』》提到虛空中的星系;真空中瞬間消失的虛粒子),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空中妙有。

修練般若智慧,就能觀『空』相 [2]。除了看到半杯水的空間和水氣之外,還可從杯子看到土壤、爐火、燃料、工場、工匠、交易、貿易等。所以,真正的空間,就如《韋言仁語》在《不存在的空間》一文所說,存在於我們的心靈裡。佛教所說的空,超越了語言、文字和概念。

數學概念的『空』,可以是『空空如也的袋子』,但有多大呢?如果袋子大如虛空,哪袋子跟虛空有別嗎?可能《韋言仁語》能回答我的疑問。

依『空』法 [3] 而修行,就能減少我執。執著少了,痛苦亦少。所以,佛法不是為形而上學而存在,而是為了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問題而流傳。

《韋言仁語》說的對,日常的『沒有』,跟佛學的『空』,是不同的概念,筆者在第一篇文章《緣起 - 0》已說過。至於道教的『無』,筆者沒有研究,還請《韋言仁語》多多說明,多多指教。但願數學家能把數字和符號概念化;把概念應用化。那1與0,就跟佛道的『空』談效用不遠矣。

註 1:【娑婆】 娑婆世界的簡稱,娑婆華譯為堪忍,因此世界的眾生堪能忍受十惡三毒及諸煩惱而不肯出離,故名堪忍世界,或簡稱忍土。

註 2:【空相】 諸法皆空的相狀。因緣生的一切法,無有自性,此即是空的相狀。

註 3:【空法】 觀我空、法空、有為 [4] 空、無為 [5] 空等,空理之法。

註 4:【有為】 有因緣造作之法。

註 5:【無為】 無因緣的造作,即真理的別名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