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3月 25, 2006

菌類? 類菌?

《韋言仁語》對『類』很有見地。《類同,同類》一文,更是把『類』在語文有趣的地方,發掘和發揮出來。

記得《韋言仁語》曾談過朱古力真菌 ,而筆者近來也看過一則新聞報導,關於購物車車柄的細菌。究竟,真菌,是菌類,還是類菌? 車柄的細菌,是菌類,還是類菌?可能《韋言仁語》能有很準確的答案。

該項調查在南韓進行,發現購物車車柄的含菌量,遠高於巴士扶手、廁所門柄和電梯按鈕。 他們的調查是以微生物密度指數 CFU 計算,CFU 為 Colony-Forming Unit 的縮寫,CFU/cbm 或 CFU/100mL 為總菌落數的一種表示法。

結果顯示:
  • 購物車車柄含菌量達1100,高踞榜首
  • 其次是網吧內的滑鼠,達690
  • 第3位是巴士扶手,含菌量有380
  • 洗手間的門柄是340
  • 電梯按鈕是130
  • 地鐵扶手是86

看了以後,筆者有以下的問題:什麼菌量數值是可接受水平呢?翻查網頁,才知道這是生物污染。生物污染可分四類:

  1. 霉菌(過敏性疾病的主因)
  2. 花粉
  3. 人體、動物、土壤和植物碎屑攜帶的細菌和病毒
  4. 塵?以及貓、狗和鳥類身上脫落的毛髮、皮屑

網頁還有一些有用的資料,值得參考:

  • 國內調查指出,室內人群聚集 80 min,空氣中細菌總數為 4,300(撞擊法)和 44(沉降法)
  • 前蘇聯對室內空氣中細菌衛生學的數據是:< 4,500(冬季),< 1,500(夏季)
  • 日本《對菌落數和空氣清潔度的關係》的資料認為:30 以下為清潔空氣,75 以下為普通空氣
  • 中國國標規定室內空氣:< 4,300(撞擊法)和 < 45(沉降法)

正如網頁所說:人這個高等生物,是一個重大的污染源。消費者權益組織指出,用肥皂洗手可殺滅大部分“病”菌。

那麼,“病”菌是細菌,還是真菌?“病”菌是菌類,還是類菌?筆者也真的被這個『類』搞到有點累。希望《韋言仁語》能把真菌、細菌、“病”菌分『類』。

後記:無論是菌類也好,類菌也好,此等生物污染可以消除。但最值得我們當心的,還有思想污染。

沒有留言: